精选有关清正廉洁的古诗词【75句集锦】

 句子大全     |      2023-08-23 11:08

一、有关清正廉洁的古诗词

1、诗人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兴替的事实,以古鉴今,包含深刻的用意,将其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和谐统—,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3、《礼盒题诗》吴纳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上物,任教沉在碧波间。《拒礼诗》李汰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离任诗》蔡信芳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秦川一寸棉。回看群黎终有愧,长亭一别心黯然。《咏廉政》张本诚贪官沈浮怎能忘,反面教员罪恶彰。迷恋色财法难忍,舔沾贿赂锁银铛。一身正气豪情壮,两袖清风意志昂。秉公勤政讲奉献,为国报效美名扬。《人生》姜洪佩茹苦人生事,霜催一叶秋。自醒名利淡,圆梦志能酬。

4、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小石妹邀请大家一起欣赏我国古代廉洁官员的诗词,将“廉洁”二字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间,做个廉洁文化的传承者。

5、源清则流清,理明则心正。

6、《七谏》两汉:东方朔

7、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8、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于是杨震得号“四知太守”。

9、又到了粽叶飘香的时节,人们对屈原的纪念,其实质就是对廉洁文化的一种崇拜。据郭沫若考证,“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作品《卜居》和《招魂》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末沫”。

10、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

11、远看霞飞近却无,绒团环抱露凝珠。

12、槁壤太牢俱有味,可能蚯蚓独清廉。

13、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14、官资虽刺史,气味一寒儒。

15、解读:吴讷是明朝一位清廉的官员。洪熙元年,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吴讷以严肃官风法纪为己任,曾严惩贪官董正等44人,威震朝野。他任监察御史时,主要负责贵州地区的监察工作,他查处了几乎所有陈年积案,并使新案发案率几乎降为零,贵州吏治焕然一新。当地官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敬之如神明,爱之如父母”。有一次,吴讷巡访贵州准备返回时,地方官员为讨好他,派人携黄金百两追上他予以馈赠。吴讷向来对行贿之举十分反感,但是他并不是简单拒绝。他接过黄金,并未启封,而是在上面题诗一首,让来者带回。这首短短四句拒金诗,把吴讷的清正廉洁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

16、原文节选: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

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

18、《石灰吟》于谦

19、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负民。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到时贫。(明、胡守安)

20、译文: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日常使用的,如果都被做官的拿去用来讨好上司,那就会给人民的生活所需带来困难。自己一身清白去做京官,就不会让老百姓指戳脊梁。

二、有关清正廉洁的古诗词

1、两袖清风、洁己奉公、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纤尘不染用来赞美廉明的官员。不忮不求澹泊寡欲奉公守法富贵浮云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先公后私纤尘不染洗手奉职枵腹从公一尘不染一介不取一琴一鹤饮马投钱澡

2、译文:清私心是治事的根本,讲直道是立身的宗旨。好木料终成栋梁,好钢材坚强不屈。仓多存粮偷吃公粮的鼠雀高兴,野无杂草常啃青草的兔狐发愁。牢记先贤留下的立身处事的教导,决不能让后人想到我而觉得羞耻。

3、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4、官卖红袍价不廉,俨然法相欲登天。凌⼈⽓势惊⼈响,散作尘寰⼏缕烟。

5、歌颂“廉洁”的经典古诗,应该是明朝诗人于谦的《入京》,原诗是: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守防线恪职守家美满人人羡

8、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9、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1、平明:黎明。楚山:指镇江一带的山。

12、镜不蒙尘可照人,人无贪贿可正气。——刘博

1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4、公仆曾经⼼⾎洒,千枝万蕊紫桐花。更觉忠魂在⾼处,年年⾬润万千家。

15、译文: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1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7、不知收卓行,曾入史编无。

18、戴盆难与望天兼,自怪虚名亦自嫌。

19、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到时贫

20、自来自去情难尽,化蝶萦怀醉一壶。

三、有关清正廉洁的古诗词100字

1、拒腐蚀永不沾勤执政业发展

2、这句话强调了管理者或教育者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强调了管理者或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身教胜于言传”说明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3、寒菊(南宋·郑思肖)

4、公生明,廉生威.——李惺

5、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

6、包公的脸谱和传统戏剧中的所有脸谱不同,它墨黑如漆,在脑门心的位置上用白色油彩勾画出一弯新月。这一脸谱为戏剧中的包拯专用。包公的前额所画,俗称“月形脑门”,学名“太阴脑门”。传说中包公刚正威严,“日断阳间夜断阴”,白天料理人间的案子,夜晚则主持阴间的讼事,需要阴阳两界的“通行证”,而这“月形脑门”,就起到“通行证”的作用。

7、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8、窃闻私语,虫歌舞,鸟鸣芳。

9、该得的数千不多,不该得的一分也不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防微杜渐,才能廉洁从政。——张钊

10、真伪无忧,作品带视频合影,也可从艺术家手中取作品。

11、《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12、公之为言。——元·曾瑞清风两袖朝天去,无乃伤清白。——胡守安史册有遗训,形端则影直。——唐·杨炯贪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官清不爱钱。东府旧基留佛刹。——唐·崔颢山中人自正。几人曾预南薰曲。——唐·柳宗元莫言名与利。惭愧士民相饯送。若有赃私并土物,成由勤俭破由奢。——宋·潘阆凿开混沌得乌金,蒙垢余生抑苦酸。——汉·班固

13、在这首诗中,菊花不与百花一齐开,表现了它不同流俗、卓然超绝的气质与格调。它虽然“独立疏篱”,但并不感到寂寞、孤独,反而“趣未穷”。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它具有宁愿“枝头抱香死”,也不“吹落北风中”的高尚节操和精神境界。我们的从政为官者在任

1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5、《入京诗》——明代于谦

16、燕京杂诗作者:邓板桥

17、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浩瀚的文学长河时,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都承载着华夏民族是个崇尚廉洁的文明。诗人们将浅吟低唱,以一身浩气在笔墨里徜徉,用平平仄仄,书写出他们铿锵从容的个人得失观,他们用嘶哑的歌喉唱出中华文明的廉政的最强音,给后人予历久弥新的启示。

18、《咏廉政》张本诚

19、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新的生命价值,并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我们的所有为官从政者都应该具有龚自珍这样的胸怀,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给社会,培养栋梁人才,培育廉洁风气,即使牺牲自己也无怨无悔。

四、有关清正廉洁的古诗词七言诗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2、绢帕蘑菇共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3、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4、归来尽兴丛中笑,故地重游惬意滋。

5、昨日飘零今又聚,芬芳浅语长精神。

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清风拂面树枝摇,芽嫩抽薪隐艾萧。

9、萧萧行李向东迁,要过前途最险滩

10、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11、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12、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

13、廉洁自律心无病,求真务实业有成。——李晓燕

14、花飞花谢落红尘,嵌入香泥化作春。

15、解读:此诗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脍炙人口。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坚守清白,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