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要说说袁隆平的事迹
1、作者为什么以“喜看稻菽千重浪”为题?请结合四个小标题进行简要分析。
2、(2)如何写的?(学写)——立意、选材、结构、手法、语言
3、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文本,概括人物特点了解人物通讯写作的一般特征。
4、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老师分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睹了钟扬在收学生时的不少“奇葩”事儿。
5、生:第四部分开头写了袁隆平的梦想“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帚那么大”,接着就写他“总结国内外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经验”,固定杂交稻的强优势,成为一系法杂交稻;又“分析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概括为“三个有余,三个不足”,主持课题,克服缺点,研究成功两系杂交稻;1998年,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当初的梦想一步步走向现实。所以我们把这部分标题改成了“梦想是科学家的伴侣”。
6、生:这部分写的是袁隆平不满足于现有的人工杂交稻,继续总结经验和缺点,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攻关,扬长补短,锐意进取,成功研究了“超级杂交稻”,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击退了世界正在面临的饥饿威胁。
7、英国《每日邮报》2019年7月17日报道: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了《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自2015年以来,全球饥饿人口已经持续上升了3年。2018年,全球有超过2亿人营养不良;非洲情况尤其令人不安,那里的饥饿率持续上升。在东非,约有8%的人口营养不良,是世界上饥饿率最高的地区。在亚洲,也有大约12%的人口正在面临饥饿。
8、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9、②服务热情周到。看到带孩子的顾客,她会帮着哄孩子;看到着急赶车的顾客,他会为其“开绿灯”,还不忘征求周围顾客的意见。
10、通过小组讨论、组间交流、教师引导等环节,能够依据现实情况合理挑选方案与设计,学会拟写工匠精神评选标准。
11、学习点评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点评小说常用的学科术语及语用规范。
12、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又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102公斤。
13、“大家吃不饱饭,我亲眼见过”
14、③注意到队尾顾客神情焦虑,建议大家让这位赶火车的同志先买。
15、马叔叔:“近视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以后做手术。”
16、来源|《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0年第1期
17、利用背景资料,了解不同年代背景下的青春故事,从而理解人物的心理和行为。
18、按照学生自主意愿将其分成三组,分别以三篇通讯为研究对象,梳理文本,发现问题。自己制作个人问题卡片。然后同组交流,疑难问题汇总制作成小组问题卡片,投影进行班级研讨。
19、师:请大家梳理概括这两份作业里选取的新闻事实和表现的人物精神风貌。
20、学习提取和概括信息的方法,概括两篇小说的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简单叙述袁隆平的事迹
1、“这一点”指代什么?
2、开篇以拟南芥在植物学界的重要性出发,自然引出青藏高原上拟南芥的发现者钟扬,并进一步介绍了他的身份,概括了他的贡献和非凡的人生历程。开篇切入自然,感染力强,容易吸引读者。
3、袁隆平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50多年来,他不畏艰辛、执著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
4、“她顺着方向,来到了一个很小的人造湖旁边,湖面上什么也没有。她不明白,这么普通的一个湖面,上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文章为何两次提到“什么都没有”?(3分)
5、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道德操守、准则
6、这首词运用了对比和反复的手法,突出渲染了一个“愁”字。(2分)
7、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8、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除选编了毛泽东等五位中外诗人的诗作外,还选入了茹志鹃、铁凝的两篇短篇小说。这两篇小说分别讲述了战争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两个不同年代的青春故事,从“学习任务”角度建议学生“欣赏小说的描写艺术”,学写“点评小说片段”。
9、我6岁时在武汉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太美丽了!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10、生:因为我们了解的袁隆平事迹不如作者多。
11、师:要知道袁隆平这时已经71岁了。
12、(提示)“不安分”本是贬义词,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稳定,在一个相对好的环境中,还想要去做一些其他不稳妥的事情。此处用来形容钟扬不安于现状,而是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科研事业上不断进取。贬词褒用,更显出钟扬精神的可贵。
13、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彰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14、比较不同同学的文本点评,在互相交流中取长补短,评选出规范性最好的点评,并据此修改自己的评论。
15、师:几位同学都力求表现袁隆平“科学家的品质”,相比而言,第一位同学和第三位同学拟的小标题比较合适。第二位同学拟的小标题虽富有诗意,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事实胜于雄辩,真理自在人心”关注的是科学家的共同品格,对袁隆平的“个性”关注不够。第四位同学拟的小标题概括力不强,如“稻田:袁隆平的实验室”“使饥饿威胁退却:袁隆平的梦想”仍停留在事实层面。
16、本课段的学习评价主要采用课程性评价,师生共同参与。写作的评价可先小组内同学根据评价标准互写评语、打分,再推荐优秀习作进行全班展示;讨论会可采用学生小组互评,教师进行总结的方式;积累的词语由小组进行整理后在班级展示。
17、防空洞谈话——气质、胸怀——爱国主义
18、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19、A.描写了祖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情景。
20、憋闷(biē)犁耙(bà)
三、袁隆平的事迹介绍简单
1、系列动词写出了战士们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情态,表达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2、生:我发现这三处特写镜头中有几处时间的描写,第一处是“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表现了袁隆平工作的勤奋,第二处是“已是第14天”表现了他的坚持不懈。
3、覆灭(fù)过瘾(yǐn)
4、文言文阅读(14分)
5、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6、生:讲了一个“稻菽中的劳动者”的故事,通过三处特写镜头,用细节描写袁隆平走进稻田,找到不育植株的情节。
7、生:我想补充一下,“侍者”,我觉得有一个意思比较贴切:佛门中侍候长老的随从僧徒。虽然这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意思有区别,但这个意思里有一层“信仰”之意:科学家对于真理,不仅是为其服务,也是以真理为信仰。在科学家的精神世界中,真理至上,他们不仅信仰真理,还以真理为师,并用其一生去实践真理。
8、策略二:以典型充分的材料支撑
9、教学难点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10、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
11、听到三位居民的议论。你觉得极有必要打消居民们的错误想法。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提示:(1)围绕话题,从以上材料中选有用信息;(2)思路清;(3)语言得体。(5分)
12、教师浏览每位学生的个人演讲成果和互评记录,补充修改建议。每位组员根据同伴和教师的修改建议,继续修改演讲成果。
13、这是一场扎实的整合。项目化学习的成效,基于任务的环环相扣,支架的层层设计,评价的屡屡修改。在这个案例中,设计者巧妙利用阅读单设计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书籍,用系列的任务和多维评价设计引导学生学习演讲。
14、生:讲了一个“中国的脊梁”的故事,讲了袁隆平埋头苦干,躬耕田野,在实践与创新中,开创了水稻研究的新纪元的故事。
15、张秉贵事迹感人,人物形象,是怎样刻画的人物?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7、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陈勇宇
18、②《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都采用了小标题,层次清楚,结构鲜明。
19、你参加了社区召开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座谈会。会上你听到了在场的居民的议论:
20、回顾初中所学的新闻知识,了解常见的新闻体裁,知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学习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做知识准备。
四、袁隆平介绍和事迹
1、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
2、寻找身边的优秀劳动者,为他(她)撰写一个人物通讯。
3、官方网站:www.lnwdgk.com
4、(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
5、③以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歌收束全篇,即突出了张秉贵的榜样作用,又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师:太精彩了!其实咂摸语言,深深地咬下去,你会有更多的发现。我们总结一下,这四个小标题以逻辑线索依照主题设定,凸显了大功至伟也最是风流的袁隆平的人物品质,其实也告诉了读者如何才能创造更有价值的劳动,那就是需要明确国家人民迫切的需求,并以此树立目标,需要坚定不移的决心,需要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需要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需要创新的精神,不迷信权威。
7、明确:先用特写镜头描绘张秉贵工作的场景,然后再通过典型事例介绍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接着,作者通过典型事例剖析张秉贵之所以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因。最后讲述张秉贵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不但有血有肉地塑造了人物的形象,又生动真实地传递了劳动者的劳动精神。
8、(任务四:感受演讲词的语言)
9、教师提问: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医学价值?
10、这三个典型事例的顺序能否改变?请说明理由。
11、注意速读方法:关注文章整体结构、标题、首段(句)、尾段(句)、观点评论局、反复出现的关键词。
12、将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所表达的观点和傅雷在《傅雷家书》中类似话题的观点,进行对照阅读。选择一个话题,谈谈你对它的辩证思考以及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
13、D.长时间缺乏室外活动,接触阳光的时间短,这是造成孩子们普遍近视的直接原因。
14、“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写的?这部分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15、步骤一:研读课文,把握写法
16、根据材料内容,请简要概括说明我们要从哪几方面着手来有效降低青少年近视率。(5分)
17、(8)阳光可以舞蹈成夺目的金子,生活中还有无限的可能,但她没想发掘,未免过于狭隘。她陷入了沉思。
18、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五
19、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明确新闻评论的观点和立场,分析新闻评论评述论证的思路和方法,掌握新闻评论的写法,发展逻辑思维。
20、活动二:访谈身边的工匠精神
五、说一说袁隆平的事迹
1、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按课文顺序梳理出作者选取的新闻事实与表现的精神风貌,思考与我们的设计有何不同。
2、师:很好,抓住这些语言,去品味看似平凡的场景、平凡的农民形象中蕴含的深入实践这样不平凡的伟大的品格和精神。
3、下列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赏析下面句子中标红的词。
5、饥饿的威胁在退却(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6、他们,用一生在追求和奉献。
7、请赏析“为赋新词强说愁”中“强”字的表达效果。(3分)
8、制作思维导图,掌握新闻评论文体结构。
9、生:我比较欣赏第二位同学的,小标题富有诗意。
10、明确: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火中救小孩;防空洞谈话。
11、杂交稻还被推广到了全世界,中国人不但能养活自己了,而且还能为世界上更多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作出贡献。
12、“中国杂交水稻之花在世界各地结出丰硕之果,产量最高的比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一般增产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13、生:“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说明天气不适合到田里。
14、D.漫步于怀化黄岩大峡谷,我听到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15、杂交水稻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
16、——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小说专题学习设计
17、C.④①②⑤③D.④①⑤②③
18、2010年,他在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央视节目《开学第一课》讲过。他说,希望杂交水稻能够走向全世界,希望自己90岁时争取杂交水稻亩产能够达到1000公斤。
19、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20、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六、简要说说袁隆平的事迹
1、第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2、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3、(4)各小组推荐的新闻作品和推荐书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4、0袁隆平爷爷是谁?
5、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明确提出“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文章题目,引起读者注意。
6、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
7、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
8、要求:善于捕捉典型事例和细节,注意在细节中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特色。
9、生:袁隆平对提高粮食产量充满热情,他有着科学家的智慧,在失望时,能依据遗传学分离规律,敏锐地觉察到这可能是一株“天然杂交稻”。
10、第二部分(第4-14段),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1、作者在刻画钟扬时运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
12、最可爱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13、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文中的三个事例,可知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就是最可爱的人!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一定深受感动,这不仅仅因为志愿军战士的事迹感人,还在于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激发和调动了我们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下这个问题。
14、结合第四部分内容,说说作者引用钟扬在《生命的高度》一文中这段话的作用。
15、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
16、他从旱粮作物起步,研究来研究去,收效甚微。从1964年起,他转向研究水稻。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之水稻面积为播种面积的1/水稻产量占粮食产量的40%。从国际上看,全世界大约有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要粮食,有90多个国家种植水稻。这就是说,进行水稻的科学研究还具有世界意义。
17、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18、明确:因为作者选取的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情感。即对侵略者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以及他们的苦乐观,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三个典型事例中,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有战地日常生活,都是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志愿军英雄本质的事例。三个事例集中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所以作者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写。
19、生:稻田:袁隆平的实验室;创新:袁隆平的灵魂和本质;事实:袁隆平发现真理的途径;使饥饿威胁退却:袁隆平的梦想。
20、(7)“金子?”她远眺过去,可不是,阳光在湖面上欢快地跳跃,那金光闪闪的,可不就是金子?她一直看过去,到处都是金子,到处都是阳光的舞蹈。粗心的她却一直都没发现。
1、袁隆平,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2、对文中六乍“当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人物通讯的文体特征、概念、分类
4、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