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最出名的十首诗
1、最有名的重阳节诗句
(1)、重阳节也是历代诗人留下最多诗词的节日之自唐宋以来,无数诗人在这一天登高怀远,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慨,留下来关于重阳节脍炙人口的诗篇也不胜枚举。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借几首重阳诗词,祝大家重阳节快乐!
(2)、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重阳(唐)高适
(3)、译文: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5)、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九日落星山登高(唐)徐铉
(6)、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7)、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8)、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9)、译文: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10)、卷边,生锈,坠落路旁的楸树和松针,我注意到了它们的顺势适时。注意到怕冷的人,晚风帮她竖起衣领夕阳烘烤着她的后背蚂蚁生怕绊倒她的老寒腿,带动小石子闪退到树洞里天地仁爱啊,格外眷顾枯朽衰老之事物我们走在枯朽的路途上从每一片树叶里寻找永逝的岁月,父母亲人接受太阳最后的余晖噙着眼泪,听了一路落叶的声音
(11)、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唐)李乂
(12)、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13)、战乱之中,杜甫的老家河南被叛军占领,他带妻儿流落到四川,辗转安顿于成都。
(14)、何如今日登黄鹤。 —— 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
(15)、主题:“岁月不老、情暖重阳”诗歌会及国学讲座
(16)、那盛放的黄菊,明日想必也要凋亡,徒留蜂蝶发愁。
(17)、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18)、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九月九日(唐)崔国辅
(19)、蓝天说要当我的信封,白云要当我的信纸,流星要当我的专属快递员。带去我的祝福,让我的祝福充满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衷心祝福你重阳节快乐。
(20)、在这个亲人团聚的日子,她深深思念着远行人,写下了这首词,并寄给赵明诚。
2、重阳节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1)、有人称这首诗为“千古第一相思诗”,每当情人们互相表白心迹,诉说思念时都会吟诵这首诗;但其实是一首还念友人所做的,这首诗还有一个名字《江上忆李龟年》。这分明是表达眷念朋友的一首诗呀。
(2)、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浙上重阳(唐)司空图
(3)、这首诗从诗名就可以看出不是重阳节那天所做的,而是重阳节后一天,这一天又叫“小重阳”,是古代的时候,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采菊宴赏觉得不尽兴,所以在节后一天又再次宴赏,所以称为“小重阳”。
(4)、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5)、今天云彩飘飘,景色迥然,流水更绿,青山更明亮。
(6)、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重阳日酬李观(唐)皇甫冉
(7)、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重阳阻雨(唐)鱼玄机
(8)、黄昏时刻的院落,给人悲凉的感觉,酒醒过后往事浮现出来使愁肠更愁。怎么能忍受这漫漫长夜,明月照在这空床之上。听着远处的捣衣声,蟋蟀发出的长而尖的叫声,还有漫长的漏声,感觉时光过的太慢了。
(9)、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10)、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唐)李适
(11)、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1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醉花荫(宋)李清照
(13)、在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除此之外还要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14)、点评:以花拟人,悲从心生。酒席终散,人也将老,受不了的苍凉和沉痛。全诗没有名句,居第七。
(15)、✎白乐天题为“赋白菊”,却从满园金黄的菊花写起,那白菊只是这满园金菊中的“一点霜”。接着他又从菊说到了人:观赏着金黄中的一点白,就像今天的酒席里,一个老年人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一样。但是,人老心不老,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一起,更觉得充满了青春活力。
(16)、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17)、✎结尾一句景色描写即见之前言语不过强颜欢笑,眼前风雨欲来之景,又何尝不是国家飘摇的写照,可惜词人一腔热血,满心忧患,却无人能解。
(18)、一片肃杀秋气中,感慨自己万里漂泊、老病渐衰,
(19)、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20)、“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天重阳节。中国古代,双数为阴(八卦中“_ _”),单数为阳(八卦中“——”)。九月初九是两个最大的阳数,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节日。我认为,弘扬中国文化应该从继承中国传统节日开始,最重要的春节、端午、中秋、重阳、除夕,都应该放假。有人说,不是刚刚放了长假吧,怎么又想放假了。说到这里,就有些小来气。所谓长假,常常凑上前后的双休日,水分也太多了。当年宋国人用“朝三暮四”来骗猴子,长假似乎多少也有这个味道。
3、重阳节最有名的古诗
(1)、这一日,天气阴沉,弥漫着薄雾,笼罩着浓云,
(2)、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唐)宋之问
(3)、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王维明明是山西人,为何忆山东兄弟呢?
(4)、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重阳日至峡道(唐)张籍
(5)、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6)、✎ 这首词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独步诗坛。
(7)、其实是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把这一天定为重阳节。
(8)、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九日雨中(唐)徐铉
(9)、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婺州水馆重阳日作(唐)韦庄
(10)、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九日登玄武山旅眺(唐)邵大震
(11)、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2)、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重阳山居(唐)司空图
(13)、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九日登高(唐)王昌龄
(14)、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
(15)、这首小令大约写于公元1299年前后,卢挚在湖南宪使任上之时。
(16)、译文: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17)、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九月九日望蜀台(唐)苏颋
(18)、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0)、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4、最著名的重阳节古诗词
(1)、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唐)独孤及
(2)、阳极阴生,自然的变化影响心境。诗人多是性情中人,也是凡人,写重阳节的诗词都是悲伤和衰老充斥其间。相比之下,只有那种非凡的人物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给人造成的压抑感,把让无数人为之神伤的季节,写得那么豪迈、昂扬、奔放。请看下面这首词,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作者,他的词,确实傲视古今。
(3)、秋日渐短,但思念愁闷的心情,白昼却愈发漫长。
(4)、张祜曾被令狐楚推荐入朝,却因为元稹的排斥而失败。
(5)、点评:我最喜欢这首词,每一句都喜欢。一首词同时写出了重阳的凄冷和温暖,很耐咀嚼。居第五。
(6)、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7)、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8)、这首词写于公元1103年的重阳节,李清照嫁给赵明诚的第三年。
(9)、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10)、那么关于菊花,你知道它有很多的品种么?你最欣赏哪种菊呢?
(11)、但他不仅未受到重用,反而不久后就被贬谪弃置。
(12)、点评:重阳岁晚,西风黄花,一首词写尽重阳的忧伤。“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也成千古名句。意境很美,知名度很高。当排重阳节诗词第二。我相信,很多爱词的人,特别是喜欢李清照的人,会把这首词排在第一位。
(13)、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 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有怀...》
(14)、楼下的柿子树并没有掉落太多的叶子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一看到我,就忽然开口说话现在是几月了十月了呢。哦,阴历是九月。他每天坐在那里,嘴里含混不清布满皱纹的脸像入秋的核桃
(15)、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16)、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 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17)、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1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9)、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20)、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唐)李郢
5、重阳节都有哪些诗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我手携一壶流霞酒,采撷一朵黄菊花,欣赏这菊花凌霜不凋的品行。
(3)、
(4)、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重阳夜旅怀(唐)郑谷
(5)、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南朝.陈)江总
(6)、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7)、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重阳阻雨(唐)司空图
(8)、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这些精彩的习俗活动,使得重阳节拥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9)、点评:明明是写我想兄弟,却偏偏写成遥想兄弟登高、插茱萸却少了我……“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名句,更使这首诗超越重阳,成为节日思亲的经典语录。无论从意境,从贴切度,还是从知名度而言,此诗当排重阳诗词第一。
(10)、点评:今人写词,毛泽东当居第一。领袖气派,纵横捭阖,超越普通人的时空观。但细究下来,重阳的味道似有所缺。屈居第三。
(11)、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
(12)、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
(13)、译文: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14)、一杯浓郁的酒,含在口里,醇在心里;一句真心的问候,听在耳里,甜在心里,轻声问候你:重阳节到啦,祝你天天开心,一切都好!
(15)、✎ 重阳佳节秋高气爽,在这登高饮菊花酒传统节日中,诗人一个人自娱自乐,想起了自己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情景,感慨自己怀才不遇之余,也表达了他怡情自然的旷达的襟怀。
(16)、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7)、小臣叨载笔,欣此倾巍巍。九月九日(唐)李治
(18)、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19)、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却不知道让我怀念的朋友都在哪里。
(20)、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被友人邀请去田舍做客的描写。诗文中提到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1)、诗中所写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4)、酒杯当明镜照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5)、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6)、这首诗写于公元845年的重阳节,诗人张祜到池州拜访杜牧,二人同登齐山,写下此诗。
(7)、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庚午岁九日作(唐)齐己
(8)、这首诗也是重阳节上赏菊的诗句,诗文的意思是这样的,“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9)、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唐)杨衡
(10)、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1)、✎人生是多面的。绝望之中总有希望,悲凉之外总有豁然开朗。“尘世难逢开口笑”,的确如此,杂事繁多、烦恼繁多,每时每刻都在开心的人很少。但正如杜牧在诗中所说,生死无常,人生多忧,这是事实。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及时行乐,过好每一天的日子。
(12)、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13)、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旅中过重阳(唐)朱庆馀
(14)、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15)、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16)、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1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8)、张祜特地从丹阳来到池州,两个失意人共度重阳,
(19)、点评:这首诗的知名度很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更是家喻户晓。但是,诗歌是在春天遥想重阳节,不是写重阳节本身,所以匹配度差点,只好居第四。
(20)、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1)、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2)、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规律,重复的日子就是规律之一。比如一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九。古人用阴阳哲学解释了世间万事万物。九是阳数中的最大,两个就是“重复的最大阳数”——阳的顶峰。到了这个节点上,阴冷的晚秋和冬天也已经到了。阴阳不停地此消彼长,从量变到质变,这是中国人的宇宙观,也是中国人的人生观。
(3)、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闰九月九日独饮(唐)白居易
(4)、从小生活在山区,对重阳节印象不多,好像有吃糍粑。其实,我没有看到过打糍粑,总是到这个日子,平时往来并不多的舅舅,走十几里的山路,送一些糍粑过来。用糯米磨粉后打成的糍粑,直径得有一尺,吃的时候要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在饭锅里面蒸,飘着糯米的香味,入口很粘性。
(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6)、故而古往今来的文人们,在这一日留下许多诗篇。
(7)、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重阳日示舍弟(唐)赵嘏
(8)、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沉醉东风.重九(元)关汉卿
(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10)、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1)、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 丘浚《咏菊》
(12)、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13)、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九日醉吟(唐)白居易
(14)、秋风词更远,窃捓挚翟铡?九日登巴台(唐)白居易
(15)、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唐)樊忱
(16)、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17)、欢聚一堂,痛饮菊花酒,多吃重阳糕。让我们的重阳节,步步高升吉祥顺利,健康养生到永远。祝你重阳节快乐!
(18)、译文: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19)、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