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李白(73句文案精选)

 句子大全     |      2024-03-24 15:08

唐李白的诗100首

1、小儿背唐诗三百首

(1)、衔悲上陇首,肠断不见君。流水若有情,幽哀从此分。苍茫愁边色,惆怅落日曛。山外接远天,天际复有云。白雁从中来,飞鸣苦难闻。足系一书札,寄言难离群。

(2)、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3)、 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

(4)、李白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5)、“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8)、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9)、人生既害怕吵闹,更害怕孤独,所以内心真正的强大并不是无欲无求,而是过尽千帆看尽世间百态依然热爱生活。

(1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1)、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1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唐诗三百首|020《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唐)孟浩然

(14)、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15)、唐诗三百首丨003《感遇十二首·其四》(唐)张九龄

(16)、唐诗三百首|01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17)、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1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9)、《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唐诗三百首67)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唐诗三百首李白

(1)、唐诗三百首|018《秋登万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2)、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3)、唐诗三百首丨004《感遇·其四》江南有丹橘

(4)、(唐诗三百首28)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5)、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6)、 韦庄:《经李白墓》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葬阙官家礼,诗残乐府篇。游魂应到蜀,小碣岂旌贤。身没犹何罪,遗坟野火燃。

(7)、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8)、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9)、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豪迈乐观,李白说: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他将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11)、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

(12)、唐诗三百首丨004《感遇·其四》江南有丹橘

(13)、请你问问东流江水,离情别意与它比谁短谁长?

(14)、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但诗人不是简单的相喻,而是设问比较,迷迷茫茫地,似收而未收住,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采用这种表现手法,李白可能受到前人的启发,如谢朓就写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但李白写得更加生动自然。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15)、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6)、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7)、唐诗三百首|028《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韦应物

(18)、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李白望着天空的一轮明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19)、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20)、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李白诗词大全100首

(1)、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2)、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3)、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4)、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

(5)、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6)、(唐诗三百首42)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7)、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8)、暂且伴着明月和身影,行乐须趁着这明媚之春。

(9)、唐诗三百首|01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10)、释义: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11)、(唐诗三百首62)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12)、唐诗三百首|006《月下独酌·其一》(唐)李白

(13)、唐诗三百首|027《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唐)韦应物

(14)、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1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读: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李白望着天空的一轮明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李白走了千年,思乡却一直延续了千年。《静夜思》里藏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思乡情。

(16)、唐诗三百首|028《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韦应物

(17)、《增订唐诗摘钞》:倏起倏落,忽虚忽实。真如烟水杳渺,绝世奇文也。

(18)、唐诗三百首|024《宿王昌龄隐居》(唐)常建

(19)、 《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20)、唐诗三百首丨003《感遇十二首·其四》(唐)张九龄

4、幼儿必背古诗300首

(1)、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3)、译文:在采石江边,无边的野草围绕坟地,远接白云。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只要是诗人,大都命运不好,而诗人穷困失意,谁也没有超过李君

(4)、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解读:孤独是人类永恒的命题,狂放如李白也有孤独的时刻。这个月夜,他在花下独酌,无人亲近,孤独的李白只能举杯邀请明月。李白突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人生既害怕吵闹,更害怕孤独,所以真正内心强大并不是无欲无求,而是过尽千帆看尽世间百态依然热爱生活。

(5)、今天分享李白最经典的10首诗词,字字珠玑,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6)、《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8)、唐诗三百首|053《夜归鹿门山歌》(唐)孟浩然

(9)、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

(10)、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11)、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酒肆:酒店。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

(12)、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其二》

(13)、每每读《蜀道难》,感觉胸中开阔,惊叹于自然的鬼斧神工,向往着祖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