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孝的作文素材
1、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
2、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3、意思是说:现在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这真的就是孝吗?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了,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孝敬孝敬,孝为行,敬为心,如果要孝,内心对父母要有深深的敬意。
4、浩浩汤汤流淌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孝道当推其首。无论是本土的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的学说,还是泊来以后中国化了的佛典和圣经,抑或是古今民间的通俗文化中的各种图文谚语,都无不洋溢着孝道的光芒,中华孝道滋养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着以孝敬父母为荣,附逆不肖为耻的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
5、我也会在心中默念:孝心无价。
6、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吧!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建筑心中永恒的爱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把孝心带回家,让父母,长辈们沐浴最温暖的爱的阳光!
7、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延伸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只要有话可说便不必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看法,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并由此及彼,联想想象,对比类比,充分说理,阐明超越事件本身的大道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此”事上,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实现“深入浅出”“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理想效果。
8、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操些心。当父母生病时,能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照顾。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我们不要忽视父母的爱,更要时时感恩处处回报。让我们怀有一颗细腻之心,用心铭记父母所有的恩情,用心理解父母所有的厚爱,用行动来实践、落实对父母的感激、尊重、关怀和孝顺。
9、当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看完下面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欣慰多了。
10、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片孝心动天下。
11、2018年送给学生的那些话!
12、“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13、子女用钱和物质孝敬父母固然重要,但也要在精神上对他们给予安慰。父母晚年往往会感到孤独、寂寞,始终觉得自己遭人嫌弃、没人理睬。
14、周其凤上任北大校长后,曾对该校自主招生政策进行补充,增加了“凡发现生活中不孝顺父母者,一律不予录取”一条,对孝心的看重可见一斑。下跪是为感情的表达,其实无可厚非,无论是拥抱,握手还是喜极而泣,只要是真心流露,无所谓秀不秀。总比借口工作忙,脱不开身常年累月不回家要好得多吧?若能引领风尚,作秀又何妨?所以说,与其花工夫质疑别人作秀,不如学学孝道,关心一下父母。
15、孝顺入微,多年如一日
16、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17、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8、孝顺是什么?是在父母难于起身时我们的一个代步,在口渴时的一杯茶水,在寂寞时的陪伴,在生病时的一句问候……这些是我们能做到的,只要有心,只要用情,就够了。感恩父母,从点滴小事做起吧!
19、从外婆的故事中,我领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不要等到无法弥补的时候,才会想到补偿,才会后悔。多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别让父母孤独的灵魂遭受生命的凄凉!
20、不要等到为人父母后,才真正体会到“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百善孝为先,有心需趁早。时光无情,我们在长大,父母在衰老。希望生活中的我们抓紧一切可以回家的时间,多陪陪父母,早点尽尽孝心,别让感恩的心留下太多遗憾。
二、关于孝的作文素材800字
1、后来,他向袁术起身行礼告辞,口头致谢时,不小心怀里滚出了三个蜜桔。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陆绩回答道:“这么好的蜜桔,我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2、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父母给予了我们力量,是父母给予了我们勇气。父母给予了我们那么多,而我们有没有回报过父母呢?每当我看到父亲那憔悴的面容、母亲那瘦弱的身姿时,心中不禁翻江倒海:我的父母亲!我何曾回报过您呐!
3、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
4、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
5、就我们所知,极少中国人认为自己是不孝的,有的人觉得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就叫孝顺,有的人努力保持自己的生活质量与父母的平齐,有的人觉得赡养父母就是孝顺,另一些人则实现了父母的梦想……可以说,无论一个人对父母如何,他们都号称自己孝顺。
6、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历经数千年沉淀与凝结,深深影响了每一位炎黄子孙。孝是一切道德心、感恩心、善心、爱心的源头,是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所谓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晚清曾国藩有言,“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近代梁漱溟也表示:中国的文化就是“孝的文化”。孝的重要性自是人所共识,高考复习中理应关注。既然是同学熟知的,写来自是驾轻就熟,但要非同一般脱颖而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要写好此论题,必须具有个性独到的新解或者追求全面深刻的认知,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深入探究孝的各种含义及其作用或者出现的时代问题等等。
7、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今之孝者,是谓能。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就是说,如果认为孝敬就是养活父母,让父母吃好穿好,而没有用心孝敬他们,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何区别呢?
8、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母女去滑雪时,突然遇到了雪崩,她们只好原地不动,等待救援部队的援助。她那困在雪地里的女儿因饥饿和劳累而昏迷不醒。由于她们穿的都是浅色的衣服,救援部队几次经过,都没有发现她们。当她醒来的时候,才知道母亲为了救她,毅然用刀割开了左手的动脉,在雪地里爬行了几十米远,在母亲生命终绝的那一刻还在爬行,一条长长的血路使救援部队发现了她们。
9、百善孝为先,有时间多陪陪父母吧,不必深究是否扎堆、突击、作秀。当然这里的孝,确实不是简单意义的“供养”,否则与牲畜何异?孔子说:真正的孝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和颜悦色态度谦恭。
10、民间传说之“董永的故事”
11、同学们,你们又怎样回报父母呢?我们应该用心,用行动去偿还我们得到的一切,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做个好学生,让父母在家少一份担心,多一份放心,要在生活经费上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要从生活上不同角度上去关心父母,不要忘记在父母生日或节日献上一份礼物,这些都是孝心的体现啊!领到奖学金黄色时,如果你能拿出一点,买一份小小的礼物给你们的父母,同样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欣慰。
12、看着父母对待爷爷,与自己对待他们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13、她过去一直认为作为清洁工的妈妈是卑微的,现在才知道。是平时言语不多的母亲用鲜血把自己救了,母亲那平凡又娇小的身躯里,却蕴含着那么伟大,无私,一丝不苟的爱。
14、其实,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孝敬父母就不一定非得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从生活中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可以尽到孝心,让父母拥有安心、顺心、称心、开心、放心、真心、省心、舒心,这“八心”。
15、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步入老龄化的父母,在生活上、精神上越来越需要子女孝顺,而且这种孝敬主要应该表现在亲情上,而绝非全都可以用金钱或雇佣个保姆来替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孝敬父母的机会逐渐减少,商机错过还会再来,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机会,那就会时不再来,会遗憾终身。"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是一个讲"孝道"的民族,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常常要看他是不是孝顺。
16、我想,我从今往后,一定会好好地尊敬父母,好好地照顾父母,好好地孝敬父母,莫要等到父母老了之后才如何如何孝敬父母。人生只有一次,父母只有两个,只有现在孝敬父母,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孝顺来不及等待。
17、2016年2月1日,一份“中国孝心地图”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各界热议。该地图不仅显示全国30多省的孝心指数,更有各省孝心详细排名。其中,河南、山东、安徽位列孝心省份前三名,北上津等经济发达城市排名意外靠后,该地图一推出,随即引起舆论哗然。
18、做一个人,最要懂得就是感恩。因为,人做的最崇高的的事情莫过于行孝,最纯洁的想法就是感恩,
19、孝顺,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慰藉,要常回家看看。北京大学前任校长周其凤因为工作繁忙,错过了老母亲八十大寿,90寿辰的那一天,带着记者郑重其事地回湖南浏阳老家。跪拜母亲时,娘俩相拥痛哭。没成想照片流传网上后,却引起很大质疑,认为:当众下跪“孝题大作”成分,不是真正的孝顺。
20、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三、关于孝的作文素材100字
1、所以,作为一个在社会生活的“人”不得不需要对父母尽孝,需要对爱的正确认识,需要心存感恩,这样人活着才能对这个社会有所作用,自己有作为,不枉费活在世上的岁月,不浪费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所付出的爱。努力,奋进!
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们在学校读书,又使父母多了一份牵挂。父母把爱无私地奉献给我们。而他们得到的却是额头上条条皱纹,头上缕缕银丝,多么高尚的爱啊!
3、侍父母,竭其力,不盲从
4、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失去了自己的爸爸。从那后,她整日以泪洗面,她曾后悔地告诉我,如果她知道会发生这样的噩耗,她一定会比死神抢先一步告诉爸爸她爱他。是啊!我们总是认为孝敬父母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有的是精力,却不想,在父母离去时懊悔的哭泣。
5、乌鸦能反哺,羔羊会跪乳,而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难道真的不如乌鸦,不如羔羊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苏辙曾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古语道:百善孝为先。是啊,孝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是一个人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怀有孝心。
6、所以不要厌烦父母的唠叨而顶嘴,更不要把父母当成活期存款,也不要把父母看成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殊不知,父母的能力极其有限,虽然他们一直有要帮你摘取星星实现你想要的一切的美好心愿,可有时候却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望洋兴叹……
7、如今人们用“杨布打狗”一词来提醒:当别人误解自己或对自己表现不友好时,不要头脑发热、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处地、反躬自问,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同时,不妨来一个换位思考,给别人予理解。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但是,随着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快速步伐,有些人却和父母疏远了疏远了。那些父母们就像被人扔在角落里的旧衣服,被忘了曾经的为他得付出和帮助,和为他减少的伤害,眼睁睁的看着他去穿一些表面华丽,而对他有不合身的衣服。而我们却习以为常,不看在眼里,而认为那是理所当然,仍旧不在意。
9、“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10、外婆尽心尽责地照顾着自己的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等曾祖母只能躺在床上歇息时,外婆每日端屎端尿,毫无怨言。几年后,曾祖母去世了,享年九十一岁,她逝世时,嘴角还有一牟微笑,我想,那是外婆的孝顺让曾祖母无比动容,所以才会露出淡淡的微笑的吧。
11、像黄香这样无微不至照顾父母,根据不同的季节,给予不同的关怀,才是子女应当做的。
12、也许能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时间也只有这一年多了,也许我应该好好的珍惜这段时光。可是从容尽孝我该怎么办呢。一处豪宅,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是一桌山珍海味,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数以万计的金钱。我能给他们这些吗,我给得起吗?或许,我能给他们一朵野草,一朵小花。会如毕淑敏所说,在爱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
13、小作者选取生活中的反面事例,来鞭挞不孝的行为,并运用排比的句式紧扣读者的心,极具说服力。
14、近年来写作部分出现的审题材料大多属于时事新闻类,即现实中鲜活的焦点热点。生活中有值得肯定赞扬的正面事例,也有必须批评或引以为戒的反面现象;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看问题应该具有发展的眼光,擅长辩证的分析,全面的思维。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分析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
15、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做孝儿顺女》。
16、“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们做儿女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衣服上的每一根丝线,都渗透着父母的汗,父母的血,都寄托着父母的殷殷祝福和企盼。
17、一想到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就本能的想去回报父母,其实,这就是“感恩”。对父母的感激,本能的扩大到视自己孩子,辛苦教育我们的老师,为我们提供粮食的农民。我们一切的一切,自己并没有创造多少,几乎都是别人给予的,不求回报给予的。因此,就产生了爱心,懂得了回报。
18、最近看了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深有感触。她那惊人的见解,独到的分析,精辟的语言无不令我折服。但是,最主要的是让我真正的体会到“孝”的分量。
19、高考即将来临,在这仅剩的一年多,平时还和他们吵吵架,现在想想,我是多么的不孝,是多么的可怜啊。
20、(相关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四、关于孝的作文素材400字
1、同学们,我跟你们说这些只是想让你们都能好好的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份母爱,都能够趁自己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好好孝敬他们,让他们快乐无忧的过日子。不要因为他们不满足你的希望而说:“废物”不要因为他们的叮咛教诲不停时而说:“烦死人”;也不要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而不闻不问,有意躲开。更不要挥起你的拳头去对待他们,虐待他们,即使父母做得不对,有时说得过火,我们做儿女的都要体谅他们,尊敬他们,如果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话,能指望你去孝敬谁呢?
2、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说“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不过分。现实生活中若是有对父母不孝的子女,这个人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批评。
4、适用话题:“典故”、“狗年”
5、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6、《二十四孝》里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说是晋代有个人叫郭巨,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郭巨对母亲非常孝顺,但不幸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下了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就将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幸好挖出一坛金子,小儿才免于一死。
7、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我们父母健在的光阴。(有改动)
8、你不一定要点蓝字关注我的
9、成语原意是说狗牙参差不齐,典出东汉班固所著的《后汉书·中山靖王传》。
10、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1、这个成语意思是说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典出西汉刘向编纂的《战国策·楚策四》。
12、孝在中国被称为百善之首。互联网的发达,为很多人提供了表达孝心情感的新渠道。“朋友圈”里那些祝福和祈祷,既有国人对父母“爱你在心口难开”的亲情,也包含了儿女“难报三春晖”的思念、愧疚、反思……这些情绪的汇聚、发酵,,激发起更多孝心孝行。
13、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奉献的大师?
14、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15、“中国孝心地图”走红网络引争议
16、“家里挺好的,放心吧。”这句话很多离家的人都听过,但它背后浸透的思念谁能体会?当你在外拼搏了一年,年迈的奶奶做好粉蒸肉等你回家,她期待的是又可以拉着小孙子小孙女的手说说话;当老爸老妈用一桌儿时的味道洗去你一年的疲惫,所求的只是与你静静地相聚几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朋友圈”里的孝心可褒,走出“朋友圈”的陪伴却更可贵。
17、只要出于真心,秀秀也无妨
18、趁着父母健在,好好尽一下孝吧。
19、苏州市工业园区方洲小学严琼
20、“孝”最初来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世界上的孝有很多,甚至有成千上万种,但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才是最无私的,无悔付出的,伟大的。这,我们无法还清,能做的,只有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解难,减少他们的痛苦,是挂在他们脸上多的是笑容,而不是永远的泪光闪闪。
五、关于孝的作文素材结尾
1、我的外婆,是一位极其普通的老人。她身材稍微脓肿,面容很憔悴,在她的身上,我看不出任何的过人之处,但是,外婆是我最敬佩的人,她用她一生的精力在养育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也照顾着自己的母亲。我的曾祖母年老时不幸双眼失明,外婆不但没有嫌弃她,而且还用自己辛辛苦苦储存下来的钱买了一个拐杖送给曾祖母。每日,外婆都会亲自小心翼翼地将饭菜递到曾祖母的手上,丝毫不敢怠慢。
2、袁术听了大为震惊,一个六岁的孩子便懂得克制自己的食欲,孝敬长辈,实在是难能可贵。
3、孝及顺,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附属概念,它们从属于忠,再也没有比忠更深刻的中国概念了。中国人的忠从理论上说,是双向的,而实际行动则差不多是单向的,向哪一个方向相信不必说。
4、孔子有这样的建议:"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作为儿女,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有意见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觉得父母有什么错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去劝止。这叫做"几谏",就是你一定要很克制地,很轻微地,能够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劝说。道理本身是什么样也许不重要,但是表达方式很重要。用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把一个很好的道理讲得通,这很重要。
5、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6、后来,人们从这引申出成语“见兔顾犬”和“亡羊补牢”,来表达从错误和失败中汲取教训,及时补救的意思。现在,这个成语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是来得及的。
7、浙江教师陈斌强用一根布带“绑”着妈妈一起去上班;北京小伙樊蒙推着患小儿麻痹症的妈妈徒步前往西双版纳;西安64岁的宋九成用轮椅推着84岁的老母亲,每天步行40余里游玩西安著名景点……
8、人生活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所以现在现在才形成了我们庞大的“人类家族”。换一个角度讲,父母就是活着的每一个人这辈子最大的恩人,对恩人,我们应该终生报答。
9、周末了,恰逢父亲节,放下手中的事情,去探望探望年迈的父母吧,陪伴是最实惠的孝心,最长情的告白。
10、一个人有了孝,就有了仁爱之心,他自然就会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疾恶如仇,由此而产生正义的情感;有了感恩之心,才能由衷地产生恭敬之心,用恭敬之心待人接物是表现为有礼而不轻漫;有了感恩之心,做事自然会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开启智慧;有了感恩之心,与人交往自然就会诚信无欺。现在商业上的信用危机,思想的根源在于经营者不承认自己的“成功”是靠别人的“成全”,对社会、对他人不存有感恩之心。所谓五德:仁、义、礼、智、信,人的优良品德都是由这种感恩之心而来的。他教我们做一个懂“孝道,孝德,感恩”的人。
11、三国时期,有个叫陆绩的孩子。他六岁的时候,一次到袁术的家里做客,袁术命人端出蜜桔来招待他,他没有吃,而是偷偷藏在怀里。
12、片段运用设问的形式,列举了孝顺父母的点滴细节,让我们知晓孝顺需要从小事做起。语句情真意切,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13、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14、孝就是爱,就是要像父母爱自己那样去爱他们。孝心,并非是长大后才有的责任,也并非是用金钱就能弥补。孝心的终极含义,就是真爱。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样也不需要千万豪宅,也许你的孝心不豪华,只是一次优秀的作业,一张100分的试卷。你的孝心可能很简单,比如,为家里清扫一次房间,为母亲倒一杯水,为父亲捶一次背;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一碗亲自煮好的方便面,一杯劳动归来后及时送去的热茶,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父母一定会很欣慰地接受,因为,这里满载着真诚!这才是给予父母最好的礼物!最大的回报!
15、有时我们在网上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某小学组织学生相聚校园,通过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迎接“母亲节”的到来,以此表达对母亲的爱戴和尊敬;某校组织全体同学在操场下跪,感恩父母的恩情……当然这些活动的本心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感悟亲情、孝敬父母,但用这种形式主义的方法表达感恩,是否有些过于生硬了呢?对母亲感恩,又何必非要选择一天呢?
16、陪伴无界,孝心无价
17、孝心新解,顺其自然
18、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