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龙门石窟万佛洞照片【97句集锦】

 句子大全     |      2023-08-25 11:21

一、龙门石窟万佛洞照片

1、我有职业病先说下月亮每秒2千米应该二分半啦了6901普慢新乡新乡05:38洛阳11:255小时47分钟204洛阳硬座15元下车坐81直达龙门石窟时间大概7小时坐大巴坐快些3小时自驾车二半小时搞定

2、此书是首次向西方学术界系统的展示了

3、只有有力的保护,才能持续的发展!

4、东山擂鼓台中洞,因洞中造有5万尊小佛像,比西山万佛洞小千佛稍大,又名大万伍佛洞。主尊佛头20世纪30年代被盗,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洞窟内密密麻麻的小佛还是很震撼的。

5、龙门石窟主要开凿于北魏至北宋的四百余年间,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这一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外来的宗教佛教成为思想统治的精神支柱。为了控制中原地区,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将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499年,魏孝文帝去世,北魏宣武帝即位。景明初(500年),魏宣武帝诏令在龙门(故称伊阙)开凿石像。此后在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复和续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开凿活动规模最大,长达150年之久。

6、唐太宗四子魏王李泰为母亲长孙皇后造像之窟,

7、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

8、拍照姿势:低头闻花香、挽袖式,撑伞式。古典手势更为凸显女子楚楚动人,娇俏可人,含蓄内敛。

9、看过宾阳三洞后,我们将见到一个武则天时期遗留下来的半成品——摩崖三佛龛。在佛教上有三世佛的说法,其中纵三世佛是按时间来划分的,分别是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我们在寺院大殿中看到并排摆放三尊佛像的,很多都是纵三世佛。而纵三世佛的摆放顺序也和上面说的一样,释迦牟尼佛在中央,燃灯佛和弥勒佛在两侧。但是在摩崖三佛龛中,处在中间位置的是代表未来的弥勒佛。这是因为武则天自比为弥勒佛,在摩崖三佛龛中,弥勒佛降世,取代了施加牟尼佛,与她登上皇帝宝座配合的如此默契。

10、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11、寺旁还有一幢小别墅,是两层小楼的民国建筑,蒋介石和宋庆龄曾在此避暑过寿。1936年10月蒋介石以庆祝50大寿为名在这里与高级将领们在这里商讨反共要事,却没想到很快就发生了西安事变。白园从香山寺出来,就可以去看旁边的白园了。白园位于龙门东山琵琶峰上,白居易生前喜欢住在这里,死后也葬于此。

12、进入龙门石窟景区,第一个看到的景点就是禹王池,池子不大,有许多锦鲤在里头嬉戏玩耍。池上写着“禹王池”三个大字,据说是为纪念大禹而修建。

13、奉先寺里的主像是卢舍那大佛的坐像。这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通高五丈一尺多,单耳朵就长达五尺七寸。卢舍那是西天如来佛的报身像,也就是“光明普照”的意思,可是洛阳的老百姓却把这尊像叫成“武则天像”。据龙门山一带的群众说,卢舍那大佛就是以武则天为模特雕塑的。

14、岳彬找到洛阳当地的古董商马龙图合作。

15、奉先寺中的卢舍那佛,据说是仿照武则天雕塑的。

16、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17、(拍个片)彩云之南——丽江古城随拍

18、立合同人:普艾伦(签字)彬记(盖章)

19、进入龙门景区,最先见到的第一个大窟是潜溪寺。咱们国家的石窟,尤其是大窟很多都是石窟寺。看似是开凿在山上的大石洞,但其实质是寺庙。潜溪寺开凿于唐高宗初年,据说因当初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水而得名。寺内有七尊造像,分别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尊的佛像是阿弥陀佛,左右的两位菩萨分别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他们共称为“西方三圣”,是净土宗供奉的对象。

20、服装颜色:红色、枚红色

二、龙门石窟的西山石窟万佛洞

1、在前往龙门之前,弗利尔咨询了当时的河南省副总督,后者特意拨给弗利尔考察队六名士兵,全程保护。这支考察队还有河南府派来制作拓片的宗先生、厨师贾、从北京带来的用人蔡、当地的一个用人、名叫石头的劳工、摄影师周裕泰、向导兼翻译南明远。南明远同时也是弗利尔考察团队的主管。清政府非常关心这位显要的访问者的安全,不论他到哪里,总是被至少四名士兵贴身保护。

2、唐朝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3、帮助高氏宗亲寻根,追寻家族的源流及资料。

4、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

5、(虽然这句本是形容唐代另一位风华绝代的佳人,

6、它开工于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历时24年,

7、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并完工于680年。

8、1936年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地方政府选择龙门香山寺南侧建“蒋宋别墅”。蒋介石于1936年10月29日来到洛阳,虽以“避寿”为名,实则部署“西北剿共”计划。

9、还反映了北魏宫廷的佛事活动,

10、白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位于龙门东山琵琶峰上。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阳18年,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此。白园内主要景点有青谷区、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诗书屋等10余处。

11、近年来,根据遗产保护要求,洛阳龙门石窟加大日常维护力度,及其疏通了奉先寺,万佛洞等顶部排水进行疏导,保障了雨水排水通畅,有效减少雨水对石窟的冲刷,对危险岩体灌浆猫固,小型坍塌窟龛修补加固等,有效的保护了石窟本体!

12、1907年沙畹拍摄的宾阳中洞南壁

13、宣武帝去世时,与其父孝文帝同龄,年仅33岁。

14、据造像发愿文可知万佛洞的功德主是宫廷中的两名女性:一位是宫中二品女官大监姚神表,一位是专门为宫廷中人讲经说法的内道场智运禅师。万佛洞就是她们专为唐高宗、武则天、太子诸王施造的功德。

15、火烧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最好看的是它的窟楣,火焰造型的尖拱中央是莲花,两侧是飘逸的流云,云中衣带翩翩骑龙而来的,是东王公和西王母。

16、春光正好,牡丹花开别样红

17、在香山寺建二层小楼,祝贺五十寿诞,

18、万佛洞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内的洞窟,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

19、从伯希和考察团拍摄到今天已有百年的时间,在这百年当中,由于自然、历史以及人为的关系,洞窟已经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变化。有的甚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当时完好的彩塑壁画,到了今天早已不存,但却在伯希和图录中意外得到保留,弥足珍贵。

20、拍照姿势:“V字型”、相互搂抱。更有气势,不呆板,增强了闺蜜之间的亲密感。

三、龙门石窟 佛头

1、同时也逐渐演变成一场掠夺石窟珍宝的灾难。

2、佛像的背光两侧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小像,着实有趣得很,没能拍出很好的效果,我就不放图啦。

3、但当登上阶梯,看到卢舍那大佛的那一刻,一切抱怨都烟消云散。

4、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15000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两力士、两狮子,后室造一佛两弟子两菩萨两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万佛洞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

5、宾阳中洞造像的另一大特征就是“秀骨清像”,北魏迁都洛阳后,在公元5世纪末到6世纪初叶,中国石窟艺术在造像方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呈现出划时代的特征和风格。这时龙门石窟造像普遍出现了瘦削型的“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带”式的服装。这种新风格因为形成于中原腹地的北魏都城洛阳西南的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原风格”。

6、赶快来到风景美如画的龙门石窟

7、杨贵妃的,但用在武则天身上,也不为过。)

8、图中清晰可见,那时《帝后礼佛图》还未被盗凿

9、来形容貌美如花的武则天阿姨,

10、因为宣武帝一生虔诚,笃信佛教,

11、东山还有香山寺和白园,因为参观到这里时已经快要关门了,外加体力不支,我们放弃了香山寺,简单的参观了白园。

12、宾阳南洞北壁(记得点一下老照片)

13、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14、洛阳地方官员还命令自己的卫兵去龙门一带巡逻,有时对天鸣枪以吓走那些土匪。持续不断的枪声缓解了考察队员们对土匪的紧张与恐惧感。弗利尔和他的队员们每天都在龙门石窟工作很长时间。他们在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崖间拍摄了大量的关于各种洞窟与雕刻的照片,还制作了很多浮雕拓片。这些照片和拓片保存在弗利尔美术馆档案部,为学习与研究中国佛教雕塑的学者与学生们提供了关于这一历史遗迹的重要原始记录。

15、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

16、早年佛利尔在浙江省杭州短暂旅行时,还收集了由中国摄影师YüTai于1910年10月至1911年2月拍摄的巩县石窟照片。(巩县白沙村)

17、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18、爱诗词老知青.海外麟爪.去哪玩.拍个片.学典笔记读诗斋

19、宾阳中洞造像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微笑,佛的微笑给人一种深邃之感,于宁静之中透出百般慈爱,眼神之中流露出无尽的温和与清秀,把佛教中的圣洁肃穆、慈悲仁怀表现的淋漓尽致。秀骨清像

20、立合同人:普艾伦、彬记

四、龙门石窟的千佛洞

1、传说,有一年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居住在东都洛阳的皇宫中。有一天清晨,武则天正在梳妆。唐高宗在一旁夸赞道:“梓童(皇帝对后妃的爱称)相貌端正,雍容华贵,有菩萨之仪态。”武则天听了这话,心里暗暗高兴。她灵机一动,立刻抹开了眼泪。

2、3 万佛洞洞窟

3、4年后,刘腾病死,胡太后重返朝堂,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中国汉学大师,

5、但其实龙门石窟在我脑海中其实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走进它之前我只能说出最有名的奉先寺,脑中浮现的也只是那最著名的卢舍那大佛的面庞。

6、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

7、龙门石窟历经1500多年风吹雨打日晒。和人为的破坏,构成石窟的石灰岩体有不少的开裂,脱落,和岩体的溶解,水垢的覆盖等。

8、洞窟:潜溪寺、宾阳中洞、宾阳南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擂鼓台中洞、擂鼓台北洞、看经寺。龙门二十品:“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香山寺:与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白园:位于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西北门→西山石窟(18:00以后可以拍到好看的近景)→西山出口→漫水桥→礼佛台(可以拍石窟和卢舍那大佛的全景)→景区出口总结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洛阳的老牌旅行景点,龙门石窟还是比较靠谱的,没去过的值得一去

10、服装颜色:红色、蓝色、青色

11、再往南是惠简洞,这个洞是唐朝长安法海寺僧人惠简为唐高宗、武则天等皇室成员所修的功德石窟。

12、顺着人流往前走,可以看到人气最旺的几尊佛像和洞窟。比如宾阳北洞的剪刀手佛像、面部已经风化损毁,但是竖起的两根手指头平添一份俏皮。

13、服装颜色:黄色、紫色、绿色、粉色

14、宾阳中洞的穹隆形窟顶中央,雕刻着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伎乐人和飞天。帝后礼佛图

15、寿诞之后十三年,败走台湾,

16、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4米,头高4米,耳朵长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

17、再进行拼接,之后偷运出境,

18、1911年2月杭州竹素园(最初建于1731年)弗利尔

19、这边攀登的石梯比西山石窟更陡,不太适合带着老人和小孩去爬,如果穿的不是舒服的平底鞋,也建议小心些。

20、宾阳洞有三窟,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释迦牟尼,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据说,洞口两壁上还有一幅浮雕“帝后礼佛图”,造型别致,构图美妙,后被盗凿,现置于美国纽约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

五、龙门石窟大门口图片

1、力士身上有大块的肌肉,威武有力。但是这个角度照出了一种异样的妩媚,哈哈哈哈哈哈。

2、组织拼接和运输工作的人叫劳伦斯·史克曼,

3、小楼人称“蒋宋别墅”,

4、作为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的龙门石窟,最耀眼的便是这些两岸崖壁上犹如蜂巢般的石窟造像了,个人拍照时选择独特的姿势尤其重要,搭配充满历史古朴的石窟群为背景,就能拍出充满画面感的照片。

5、除了常规的游览,去年龙门石窟还推出了夜游服务,夜幕降临,金色的灯光勾勒出一个个洞窟的轮廓,万尊佛像犹如置身星河,比白天更增添几分神秘。随便一拍都是高级大片。

6、宣武帝只好把宾阳洞的工程交给宦官刘腾。

7、推荐游览路线: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

8、窟顶刻有一朵硕大而精美的莲花藻井,在其四周环刻造像发愿文:“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龛,大唐永隆元年(680)十一月三十日成。”

9、龙门石窟在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曾在山上大力植树,和疏通河道等进行保护。

10、民国廿三年国历十月一日立

11、依稀可见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

12、有一组照片引起了西方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13、万佛洞旁边有个唐代开凿的清明寺,侧壁上也有一座四方小佛塔。是不是和刚刚那个小塔还挺像的。而且这个大洞的外壁还有很多精巧的小龛。

14、1934年《文昭皇后礼佛图》运到美国后,

15、据说当时依龛(kan,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修建了很多木结构屋檐式建筑,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此而后来被拆除。

16、这个路线是官方推荐的游览路线,动线很很合理。西山石窟是一定要细看的,其他站点可以量力而行,作简单观览。不需要租讲解器或者请讲解员,佛像旁边的介绍很全,完全可以了解到重要的信息。西山石窟西山石窟是景区最精华的部分,佛窟最多也保存得最完整。大大小小的石窟分布在河岸边的石壁之上。

17、1910年,查尔斯•朗•弗利尔参观了龙门石窟,他是美国亚洲艺术鉴赏家,也是以他自己姓名冠名博物馆的主要捐助人。弗利尔在龙门石窟驻扎了几日,委托摄影师裕泰拍摄玻璃底片照片(现存于弗利尔档案馆)。弗利尔评论说,龙门石窟的艺术,似乎优于他之前看过的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