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西瓜皮歇后语下一句
1、脚踩西瓜皮手抓一把泥歇后语
(1)、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2)、鹌鹑要吃树上果——够不着;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3)、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4)、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5)、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虎拉车--------谁敢坐
(6)、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7)、老鼠尾巴上打一锤——横胖都有限。限,攸县话念(现)。老鼠尾巴小,打一锤,有肿也是有限的。
(8)、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象形 | 指事 | 会意 | 形声 | 转注 | 假借
(10)、牵起不行,骑起倒走——生得贱。牵着你行(hang)不行,骑着你走又倒走,自己不尊重自己,不值。
(11)、虾公对草鱼——不是古对。不是一对,形容不般配。
(12)、瞎子点灯--------白费蜡
(13)、对面坳上吹唢呐——哪里哪。寓意隔得远,形容离成功还远。
(14)、大海捞针--------没处寻
(15)、吃苇坯拉炕席——满肚子瞎编;肚里编;嘴能编
(16)、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17)、笙塘铺逢场——冒得乱人。笙塘铺,是攸县网岭的一个圩场。因为没有流动人口,每次逢场,都是本地人。
(18)、敖咀巴吹火——风走斜咯。咀巴歪,吹的风也是走斜的。
(19)、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20)、10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2、脚踩西瓜皮手里抓把泥的歇后语是什么生肖
(1)、瞎到笼子盖——莫作声。瞎,盖的意思。形容某一言行举止,明明错了,自己遮掩,别作声算了。
(2)、一年级汉字偏旁部首表汇总(上册+下册),可下载打印!
(3)、过得三个重阳——才算只猫。专指过门儿媳,要经得起三个年头的历练,才算得是个好媳妇。
(4)、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海龙王找女婿——汤里来,水里去;水里来,汤里
(6)、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7)、三十里路赶脚猪——搞得少,仰得多。脚猪,即公猪,路途远,配种的事搞得少,路上仰(“走”的意思)的时间多。
(8)、■释义:“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里)算哪儿(里)”是一句十分形象生动的歇后语。试想一个正在走路的人,倘若一不留神一脚踩在西瓜皮上,“哧溜”一下滑下去就不知道是怎样的一副狼狈相。因此,人们常用这句歇后语形容事前没有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做事随心而为,没有进取心和上进心。我们做人做事都不能抱着“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里)算哪儿(里)”的心态。
(9)、如果你有实用的语文知识素材、高超的教学经验或心得体会,再配上属于你自己的清晰而温暖、生动而有趣的文字风格
(10)、吹火筒——两头受气。形容处境不好,上下受气。
(11)、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12)、筒车打水——轮轮转。筒车,古时一种灌溉工具,打水时转动不止,形容许多事是周而复始,轮回滚动的。
(13)、轮到我捡粪——碰到猪濑屎。濑屎,即拉稀。形容人背时,不走运。
(14)、2020秋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学生用书,可下载打印!
(15)、茶壶里贴饼子——难下手;下不了手;无法下手
(16)、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死了人,吃埋人饭,客不用请。这是攸县的一种风俗,已经俗成的规矩。
(18)、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9)、草把做灯--------粗心(芯) 竹笋出土--------节节高
(20)、歇后语短小、风趣、形象,因此也被称为“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字游戏。在文章中加入一两句歇后语,也会让你的文章更加轻松活泼,增色不少。
3、踩着西瓜打球歇后语
(1)、驼子下坳——势子去过哩。驼子背曲,走下坡路的时候总是往下冲,稳不住。
(2)、矮子坐高凳——够不着;上下够不着;上下为难
(3)、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4)、筒车打水——轮轮转。筒车,古时一种灌溉工具,打水时转动不止,形容许多事是周而复始,轮回滚动的。
(5)、逼公鸡下蛋——故意刁难;有意为难;办不到;没法办
(6)、10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7)、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妄想;痴心妄想
(8)、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
(9)、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10)、一年级数学上册奥数题综合训练及答案,可下载打印!
(11)、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12)、裁缝师傅做衣服——有尺寸;千真(针)万真(针)
(13)、1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14)、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15)、水到了第三丘——冒搞手。形容事情已经发展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
(16)、城隍爷掉井里,土地爷扒头看——不敢劳(捞)驾;劳(捞)不起大驾
(17)、驼子掉到堆坑里——合套。驼子,背是曲的,堆坑底也是曲的。合套,攸县话念合聊。
(18)、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19)、簸箕里的蚂蚁——条条是路;条条是道;路子多
(20)、曹操背时遇蒋干,胡豆背时遇稀饭——倒霉透了;真倒霉
4、脚踏西瓜皮 歇后语
(1)、棉花里藏针——软中有硬(比喻软的手段和硬的手段都有。)
(2)、三人对六面——哇清。哇,说的意思。事情纠结,你我他三方当面说清楚。
(3)、大水冲茅厕——冒点粪气。茅厕,即厕所。粪气的“粪”,取其谐音,寓意是 “份”,表明对方与这事不沾边,冒得份气。
(4)、草把做灯--------粗心(芯)
(5)、红军来了老百姓还走——除非发癫。发癫,即发疯,神经有毛病。
(6)、有苦说不出--表示他很苦,现实中,常指人有难言之隐,或者受了别人的气又不能乱对别人说,只能自己憋着。
(7)、王计坡个狗走到新市垅里寻屎恰——现狗都仰瘦哩。王计坡与新市垅里,都是攸县的地名,两处相距较远。仰,跑的意思。
(8)、黄瓜打锣——切了一爽。用黄瓜当锣锤,敲一下就断一截。形容不合适。
(9)、黄泥已掉到裤裆里——不是屎(死)死是屎(死)
(10)、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1)、歇后语的分类,有各种分法。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12)、耗子打洞——找门路有关黄连的歇后语歇后语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青石板上种花生——既扎不了根,更结不了果槐树下做春梦——想得美
(13)、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14)、扯起眉毛哄眼睛——自欺欺人,自骗自,自己哄自己
(15)、黄连树上挂苦胆--苦相连;一个更比一个苦;苦上加苦
(16)、打开天窗--------说亮话 船到桥头--------自然直
(17)、☞ 珍藏级!300节省部级英语公开课视频
(18)、歇后语作为汉语四种熟语——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中的一种,是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出的语言艺术,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
(19)、习近平在讲话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旨在强调领导干部做事要有树立大局观念,做好筹划,既要抓好顶层设计又要抓好任务落实。(来源:《习近平用典》)
(20)、打破砂锅--------问到底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5、西瓜皮钉鞋掌歇后语
(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2)、1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3)、芝麻开花--------节节高 新官上任--------三把火
(4)、1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5)、红军来了土豪要走——除非上天。红军来了是打土豪的,土豪想逃也逃不了。
(6)、猫哭耗子--------假慈悲
(7)、公鸡吃了黄连籽儿--苦也不敢提;苦也不敢啼
(8)、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9)、这两句歇后语产生于1932年攸县银坑羊古脑竖起苏维埃政府的旗帜的时候。表白红军深得老百姓欢迎,土豪害怕红军。
(10)、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11)、百米赛跑——分秒必争;争分夺秒;急起直追;奋起直追
(12)、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13)、吹火筒——两头受气。形容处境不好,上下受气。
(14)、八月十五的月饼——人人欢喜;个个喜爱;上下有
(15)、1聋子耳朵--------摆设
(16)、黄花乃哩哇媒——自家想。黄花乃哩,指未婚男青年。哇媒,指说媒。
(17)、对面坳上吹唢呐——哪里哪。寓意隔得远,形容离成功还远。
(18)、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19)、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20)、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1)、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2)、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死了黄狗——不打铳。打铳的猎人,一般要带猎狗出门。黄狗死了,难道就不打铳了。
(4)、搬石头打天——隔里古远。隔里古远,即隔了这么远,形容不切实际。
(5)、板凳上放鸡蛋——好险;冒险;危险;靠不住;不可靠
(6)、黄花乃哩哇媒——自家想。黄花乃哩,指未婚男青年。哇媒,指说媒。
(7)、鼻子上安雷管——眼前就是祸;祸在眼前;急在眼前
(8)、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9)、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10)、蒙在鼓里听打雷——弄不清东南西北(比喻摸不着头脑,弄不清方向。)
(11)、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王八吃年糕--------铁了心
(12)、欢迎投稿至1187343345@qq.com,并备注:姓名+联系方式
(13)、界市乃几赶婊子——齐到。界市,攸县石羊塘的一个小村庄。乃几,指男青年。赶婊子,指抓赶卖淫的。形容反对淫乱很齐心。
(14)、借过厅屋借火落——全心蛮大。厅屋,即大厅,火落,指餐厅。借了这,又借那,有得寸进尺的意思。全心,指孪心。
(15)、背堆炕唱戏——人恰里苦,戏又不好看。堆坑,是一种碾大米粉子的石器工具,很笨重。
(16)、屁股上摸只虱婆——声(xiang)不出口。虱婆,即跳蚤。声不出口,即说不出口。
(17)、年下三十日的砧板——冒得空。三十日家家都在弄年夜饭,砧板是没有清闲的。
(18)、10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