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带芭蕉的诗句有哪些【78句集锦】

 句子大全     |      2023-08-23 11:10

一、带芭蕉的诗句有哪些

1、不炎不热,真是人间好时节。

2、芭蕉——高启静遶绿阴行,闻听雨声卧。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宿洞霄宫——林逋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即事二首——汪藻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远涨青波。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芭蕉——宋祁逃腊藏深柢,乘春发故荄。雨障单盖侧,风偃半旗开。脆理缯争裂,斜规扇欲裁。无坚喻浮世,金粟信多才。

3、古诗词赏析|关注久了会写诗

4、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

5、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6、在山林里,在田园中,是最易感知到秋天的。树叶落下,叶子发黄,秋色尽染层林。静看花开花落,细赏秋去秋来,就是最美生活。

7、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

8、释义:下了一晚上的雨,雨点打在芭蕉叶上有声音。

9、满怀愁情,无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时分下起了雨,点点滴滴,响个不停。雨声淅沥,不停敲打着我的心扉。我听不惯,于是披衣起床。

10、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11、点滴芭蕉疏雨过宋李之仪《南乡子·绿水满池塘》

12、芭蕉易去愁难去,移向梧桐转寂寥。其二数叶芭蕉数叶秋,灯长雨久不眠愁。

13、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14、这个项目培训价格1千多块钱,现在都追求出餐快、颜值高、口味好,百年顶正,独一无二选择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甜味粽:糯性强而不粘、味香甜而不腻咸味粽:鲜美适口、风味独特。制作方法粽叶洗净滤干,糯米洗净泡3小时,沥干放人滚水中蒸20分。将两张粽叶折迭填入一半拌好之糯米,放人一匙馅料,再填糯米,包成拳头大的角粽,拿粽绳两匝绑紧,其它的也依此包好。水开将粽子放入蒸笼上蒸20分,趁热食用。

15、上阕从视觉入手,生动地写出芭蕉的树阴遮满中庭,叶片舒展,蕉心卷缩的景象;下阕从听觉入手,写夜雨打在芭蕉上,声声入耳,使本来就辗转不眠的词人更加愁伤。

16、点滴芭蕉疏雨过,微凉。宋,李之仪《南乡子·绿水满池塘》

17、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

18、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唐,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

19、《一剪梅·舟过吴江》写作背景:

20、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二、有芭蕉的诗词

1、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2、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

3、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4、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5、释义: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

6、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7、巷子里、庭院里到处都是树木的落叶,诗人不禁发出感叹,原来已是秋天了。

8、芭蕉渐展山公启宋黄庭坚《踏莎行·临水夭桃》

9、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10、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11、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王守仁《书庭蕉》

12、“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千叶万叶的多情芭蕉,已经容易惹人相思怅惘,可是每当秋天的风雨来临时,风吹蕉叶,飒飒作响,雨打芭蕉,砰砰不停,这一声声一片片,更是让人秋思顿起,满腹愁肠了。

13、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

14、释义:水上的游人问沙岸上的姑娘家住何处,(姑娘)回过头来,笑着指向芭蕉林深处。

15、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

16、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17、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

18、芭蕉滴滴窗前雨。宋,洪适《虞美人·芭蕉滴滴窗前雨》

19、江东菰米熟,归梦隔寒潮。

20、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三、含有芭蕉的诗词

1、中庭日淡芭蕉卷宋陈克《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2、饶夫人见郑板桥性直,便知他前途可期,于是将饶五许配给了他。次年郑板桥高中进士而回,正式取饶五娘为妻。饶五大概就是“自写簪花教幼妇”中的饶氏吧。

3、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4、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中国古代诗人之所以用梧桐和芭蕉来抒发愁怨,从源头上来说,中国古典文学中讲求“比”、“兴”手法的运用,朱熹《诗集传》曰:“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5、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6、日验发生疑有准,心加爱护每忘疲。

7、梦逐芭蕉雨。宋,葛胜仲《点绛唇·秋晚寒斋》

8、芭蕉衬雨秋声动宋贺铸《菩萨蛮·芭蕉衬雨秋声动》

9、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10、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11、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12、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宋,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13、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

14、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

15、《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末代国君李煜李煜兵败降宋,被囚汴京时所作,原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首词感情真挚,形象生动,被称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词中钩月、寂寞梧桐、锁清秋几个意象描绘出了词人清秋夜晚所见之景。特别是其中的梧桐,茂密的梧桐树叶已被薄凉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光秃秃的枝丫和零落的几片残叶在秋风中叹息,即便这寂寞的梧桐和凄清的秋色让人伤感,但也被“锁”在这深院中无人顾及,词人更是暗喻自己孤寂落魄,思念故乡的愁绪。离情愁绪之梧桐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16、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17、在这个秋天,梧桐叶落之时,记忆里的亲友犹在眼前,在这个秋天,想起那些美好的过往,总能让人眉眼含笑。

18、古人又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自然的发展规律也是人类的发展规律,自然事物的荣枯对应者人类事物的兴衰,而人的社会属性又会对自然之物加之以投射。于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自然事物“梧桐”、“芭蕉”就变成了一种象征,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载体。

19、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20、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四、形容芭蕉的诗句有哪些

1、月影上芭蕉宋舒亶《满庭芳·阊阖天门》

2、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

3、他的哀愁和悲凉并没有直接倾吐,而是在雨丝烟雾里,在寒夜月色中,朦胧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4、水根联络银丝漾,风叶纷抽羽扇欹。

5、庭前几个芭蕉叶,未到秋分一半黄。——成廷圭《和饶介之秋怀诗韵·其三》

6、“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用樱桃变红,芭蕉变绿形容时光流逝,美好而形象。

7、忆得前时吟最苦,自携残烛拂蛛丝。种水芭蕉(宋)赵孟坚石上芭蕉手自移,黄梅便得雨如期。

8、“流光容易把人拋,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出自宋·蒋捷《一剪梅》〔一片春愁〕。这几句大意是:流逝的时光容易把人的年华抛在后面,櫻桃红了,芭蕉绿了。此三句写时间的流逝。“流光”句是说光阴似箭,逝者如斯,显得过于抽象,似在给人讲哲理,因而词人便以樱桃渐红,芭蕉转绿,形象地写出季节的推移。櫻桃是一点点变红,色蕉是一点点转绿,而青春、年华也正是在这渐红、转绿中消失,可谓别有情致。以此三句来形容晚春景致,感叹春光流逝,均十分恰切。

9、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10、古代用的窗纱,一般是白色或者浅色的居多。作者是午睡起来,他的视角是室内看到室外,透过薄的窗纱看芭蕉,窗纱也像是绿色的。“芭蕉分绿与窗纱”的“分”字不仅把这种芭蕉与窗纱交相掩映的景象生动的描述出来,而且把芭蕉与窗纱都拟人化。一个分字,就把整个句子带得生动活泼。

11、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云一緺》

12、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13、知君新得草书法,旋卷碧云供小笺。新种芭蕉(宋)苏辙芭蕉移种未多时,濯濯芳茎已数围。

14、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15、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16、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17、“雨打芭蕉”后面是“叶带愁”,作者:王维。《七律·无题》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馨兰意望香嗟短,迷雾遥看梦也留。行远孤帆飘万里,身临乱世怅千秋。曾经护花惜春季,一片痴情付水流。译文:雨点打在芭蕉叶上带着伤感的愁绪,心情如一弯新月般羞于向人吐露。兰花馨香只能意会而长嗟短叹,就象迷雾中远远看着一样停留在梦中。行客走的远了如同一片孤帆远飘万里之外,身在乱世中只好怅惘千秋。也曾经做惜花使者珍惜春天,可惜这一片痴情都赋予东去的水流。

18、天高气朗,秋水澄清,在树木中,鸟兽们发出各种各样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