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词愁绪的表达
1、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本人愿与大家一道分享交流,如有不到之处谨请网友们批评指正!再次谢邀!
3、该诗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意思是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4、自高考语文出现诗词鉴赏题以来,诗词鉴赏题在高考语文卷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考试大纲对诗词鉴赏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并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题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5、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6、含情百结心难展,残黛双垂笑欲眠。
7、漫说长宵似年,侬视一年,比更犹少,
8、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中考语文专项训练:字音字形
1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2、(中考必备)2022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上)
13、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4、《西江月》既写出了夜里走在乡间的惬意与闲适,又写出了看到丰收年景的喜悦心情,还有在雨前忽然看到了避雨之处的惊喜。《约客》主要是写久等客人不来的无聊,无奈与焦急的心情。求好评
1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6、边塞诗最主要的情感就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他们内心激情的直接表白。战争都在边塞,人烟稀少,生活单调,久居边塞的诗人格外思念自己的家乡、亲人,所以边塞诗中往往溢满思乡之情。
17、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敦煌词)
18、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19、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0、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知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像东流.(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正值秋季就再来点悲秋的诗句吧.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忘记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
二、描写愁绪的诗句古诗
1、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2、来自丁香国,还应世所稀。
3、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4、(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4分)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比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7、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际度春晓。
8、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9、(中考必备)2022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下)
10、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1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3、图8融合古诗词图谱的模型
14、古代诗人随时可能投笔从戎,仗剑走天涯,打仗时写的诗叫战争诗或边塞诗。诗人的漫游生活产生了三种诗,山水诗,送别诗、羁旅诗。
15、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李益(748—829),字君虞,陕西如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唐大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中唐边塞诗人。注解:
16、闺中少妇还在思念在战场上厮杀的丈夫,盼望着早日归来,却不知丈夫早已变成了无定河边的白骨,连掩埋的人都没有。多么凄惨,深深的哀怨之情跃然纸上。
17、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18、破情思晚砧鸣,断愁肠檐马韵,惊客梦晓钟寒。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报平安。
1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0、该诗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意思是我到处寻觅,(终究还是没有找到你),只有满室冷清,独留我一人凄惨悲戚。
三、古诗中表达愁绪的诗句
1、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哦,有点没谱。风萧萧兮……。这太有谱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加油
2、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
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句意理解方面: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想当然等。我们在平时要多加练习,并及时总结答题规律。
5、该诗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意思是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6、(答案)龚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9、如果我们知道这些意象和典故相对稳定的象征意义,当我们在诗中见到时,就知道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和诗人想表达的情感了。
10、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有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总体看,后一类居多。
11、数字人文在诗词中的研究进展: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将诗人的时空轨迹分布信息可视化。新华网联合浙江大学发布的“宋词缱绻,何处画人间”平台,对宋词进行可视化展示,包括宋代词人游历路线、宋代词人生平及所处年代图谱、《全宋词》常见意象统计等。
12、乙诗“沙似雪”“月如霜”有视觉,“吹芦管”是听觉,无嗅觉。
13、(收藏)你需要知道的20个外国典故
14、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15、该诗出自柳永的《蝶恋花》,意思是人消瘦了,衣带越来越宽松,我始终不曾懊悔,为了思念她,我宁可自己容颜憔悴。
16、“东篱”这个典故出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篱在古诗词中用来表达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是一种悠闲的情绪。
17、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回。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答写清愁。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愁重,舟不可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以春水喻之)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以春草喻之)
19、不同点:①(甲)诗作者借此典故,将镇守边关的节度使崔希逸比之为窦宪,有称颂其战功之意。②(乙)词作者借此典故,写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4分)
20、命题者对诗歌鉴赏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否则难以说明自身是否读懂了原诗。
四、描写愁绪的古诗有哪些
1、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诗歌的文化品位,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脱胎换骨”。
2、古诗词图谱可以从各种不同的维度上更好地分析诗词。从语义的角度有效地辅助文学研究.适用古诗词各种推理和分析任务上,使机器更好地理解诗词。不足之处在于构建的古诗词图谱囊括的知识仍然比较局限,目前包含的知识仅包含诗词注释和中文词典的词语解释。未来工作中优化古诗词图谱的构建过程,尽可能地降低人工参与的程度.扩大古诗词图谱的规模,使其囊括更加全面的古诗词知识。
3、该诗出自李清照的《点绛唇·闺思》,意思是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
4、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5、请看最让人扎心的句子:道逢乡里人:说“家中有阿谁?”
6、漫游和打仗这两件事做完以后,老了,走不动了,也打不动了,那就回家安享晚年,开始了田园诗。回家也有几种原因,第一种是自己想回家,觉得回家好。这类诗人的代表人物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东晋时代的诗人,是田园诗的鼻祖,尤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劳动情景。他的古诗词中流露出来的,是对官场的厌恶,对世俗生活的回避,言语都比较简练直白,平淡自然,这也是田园诗的一大特点。
7、意思是,这段音乐,不是因为我被远远地贬了而变得愁苦,青山明月还在,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我有什么可愁苦的呢?诗人寄情山水,虽然不当官了,但很享受现在的田园生活。这首诗上表现了诗人的安逸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被贬谪的苦。
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4~5题。(6分)
9、自得山林趣,不为时世装。
10、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11、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12、高楼何处连宵宴,塞管吹幽怨
13、二是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14、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可以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
15、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答题一般程序
16、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凤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17、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18、古诗词里还有一个经常出现的意象:“鸿鹄”,这个典故出自《陈涉世家》,陈涉还没有造反的时候,从小就有鸿鹄之志,在农田里和大家一块儿种田,对旁边的人说“兄弟,苟富贵,勿相忘。”旁边的农民听不懂,陈涉解释说,如果富贵了,一定不要彼此相忘。旁边的人就笑话他,你是一个农民,还想有富贵的一天,太可笑了。陈涉摇摇头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说,你们这帮小麻雀,根本不知道我志向远大。
1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你好,本题已解答,如果满意请点右下角“采纳答案”。
20、点上方蓝字关注世界名著每日读,陪你有品位阅读
五、表现愁绪的诗
1、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2、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3、评分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4、只有邻花,不作路旁情。
5、通过一些节日来也可以判定季节,比如古诗词里面出现了寒食节或清明节,我们就可以判断是写在晚春,也就是季春。如果出现重阳节,那就是晚秋,也就是季秋。秋天是一个萧瑟的季节,万物凋零,所以一般秋天在古诗词里面都是比较哀伤的基调,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刘禹锡在《秋词》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里写秋天的秋高气爽,由景到情,抒发是什么样的情感,完全取决于我们看到这个景的特征。杜牧写的《山行》这首诗中“霜叶红于二月花”,非但不是悲秋,反而透着一种热爱,告诉我们,秋天火红的霜叶比春天的花更有韵味。
6、白话译文: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7、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8、(中考必备)2022中考语文汉字书写、汉字常识和书法鉴赏专项复习
9、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10、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11、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
12、图5不同季节对诗人情感的影响柱形图
13、译文: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14、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15、图7不同地点对诗人情感的影响柱形图
1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7、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8、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19、图4古诗词图谱构建过程举例
20、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六、古诗词愁绪的表达
1、“黍”是一种植物,果实剥皮后就是黄米,“彼黍离离”意思就是那些黄米长得很茂盛,离离就是长得特别好的意思。
2、绿香一影红帘底,细叶疏花。
3、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5、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
6、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7、古诗词赏析(10分)
8、春风红锁一枝妍,宛转柔情奈可怜。
9、东皇寄语养花翁,只许那、玉人攀折。
10、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唐·张籍《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以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1、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
12、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13、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
14、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15、“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
16、落“花”流“水”传愁绪
17、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而且这两者又常常是一致的。
18、“松梅竹菊”寓高洁:
19、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
2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回乐烽:指唐回乐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附近的烽火台。
2、谢谢邀请!自古以来,忧愁一直是诗词歌赋中最重要的话题。忧愁在古典诗词中犹显多愁善感,古韵忧伤,现采摘两句最具有忧愁的古典诗句,让我们感受古代诗人最深沉的内心世界。
3、白话译文:我和知州您都是白发老人了,再不要说以前的年少风流往事了。美丽的歌女斜靠在合江楼边。水光清凉,山色美丽,总是让人情不自禁为之感叹。
4、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5、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6、蹉跎冷却春风结,绝忆窗纱。
7、翘首世界,守望麦田。点击关注小严大语文↑
8、月是物质的,月是空间的,月还是文化的。从月水的浸润和滋养伸展下,诗人与那巨大深远的宇宙空间感边塞这独特性风景线不期而遇,一拍即合了!诗人“愿随孤月影”为的是什么?就是那与月光相抚相慰的一空纤尘不染的边塞的空间意识。
9、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10、白话译文:来时潜移暗度,去时慢慢悠悠;一半挂在眉梢,一半藏在心头。春老花残红满地,半掩房门泪暗流;残月满窗深夜里,酒醒入去独淹留。
1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2、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
13、(答案)①白日西斜,广阔天涯②离愁的无限感慨与豪放洒脱
14、图2“百度汉语”和“汉典”的注释示例
15、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练习
16、诗词领域知识图谱的研究进展:“唐诗别苑”“宋代学术传承知识图谱”等都是以诗人、诗歌为单位的,并未从词语的角度对诗词的知识进行建模和分析。
17、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
1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9、利用古诗词图谱对诗词进行分析
2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2、诗人通过琵琶女弹奏琵琶的音律诉说满腹忧愁,不幸的遭遇进行无声的表达,将凄然无尽的忧愁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传世名篇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全诗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抒发诗的主题‘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针对判定诗词题材和分析诗词情感的2个任务,模型结构如图8所示.模型由Embedding层、CNN层、平均池化层、图注意力层、注意力层组成。首先,将诗词内容用BERT编码,然后通过CNN层平均池化层得到诗词的更抽象的表示;将古诗词图谱用图注意力网络编码,学习到每个节点的表示,然后抽取出诗词包含的图节点,用注意力机制把它们的表示做加权和.最后,将诗词的这2部分表示拼接起来,接softmax分类器,用交叉熵损失函数来计算损失。
5、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